404 Not Found


nginx

什么样的人适合移民?

移民资讯2024-07-16 15:24:36金太阳移民

什么样的人适合移民?

近日刷到新闻,一些香港人为了能排上公屋,主动选择低薪工作或兼职,甚至住劏房,以满足申请公屋资格的低收入要求:月入上限1.294万港币,资产净值限额28.6万。于是就有极端案例出现:一46岁港男为了排上单人公屋,18年来都只找零散的短工和兼职。


人生选择,得失自知。


评论区诸多相似建议:为什么不去深圳?为了不来内地?......

评论区也提出了诸多不离开香港的原因。


曾经听到过:最适合移民是两类人,一类是很有钱的人,因为钞能力一定程度意味着自由流动的能力。一类是很没钱的人,正所谓“穷则变,变则通”;又或者说因为沉默成本低,选择“变”,性价比高。早年大“胡建”诸多人下南洋就是后者的典型代表;生存空间逼仄,留也是难,不如去,求一线生机或求一个转机。

在一本名叫《稀缺》的书里,作者塞德希尔·穆来纳森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·沙菲尔通过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,提出了一个”稀缺“的现象。


稀缺会俘获大脑。就像饥饿的研究对象日思夜想着食物一样,当我们经历任何一种形式的稀缺时,都会对稀缺的事物全神贯注。我们的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;对于饥饿的人来说,他们需要食物;对于忙碌的人来说,他们需要亟待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;对于缺钱的人来说,他们需要想办法支付每个月的房租;对于孤独的人来说,他们需要他人的陪伴。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,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,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。


处于稀缺中的人,其心智容量和认知能力会受到很大限制,从而导致其习惯于应付匮乏的行为模式。


"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,并带来一点点好处:我们能够在应对迫切需求时,做得更好。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,我们的损失更大:我们会忽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,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成效。"


处于稀缺中的人,其心智容量和认知能力会受到很大限制,从而导致其习惯于应付匮乏的行为模式。

如何摆脱稀缺?诸如个人如何才能摆脱财务困境,组织如何才能重获时间,而社会又如何才能帮助穷人?《稀缺》一书提出“带宽”一说,并提出以“余闲”牵制稀缺这一应对“稀缺心态”的方式。


带宽bandwidth就是心智的容量,包括两种能力,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。”只有对“带宽”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,我们才有可能从稀缺走向富足。


我个人对于稀缺状态的一个观察,是组织内部。如果一个经理忙碌于部门事务到脚不点地的地步,到了找不到人的地步,个人工作认真可嘉之余,往往部门人效不高或团队管理隐患多多。这种部门经理,以从个人贡献者转型至团队管理者阶段为多;转型不成功者,往往就陷于时间稀缺的状态。


说回“穷则通,通则变”。另辟蹊径,对于处于贫困中人而言,所需要的“启动”之力,远远沉重过已经拥有一定资源的人。每一个求变且知行合一的人,都是勇士。

相关推荐